木安

本 命 众 多,有底线嗑cp,常潜水但会不定期更新。经常天马行空,穿越重生拉郎应有尽有,但无意冒犯。

答刘子书·子长颂

依旧是翻相册发现的,高一的丢人玩意儿,当时我妈有同事很好奇为什么我喜欢太史公,我绞尽脑汁总结了一些原因给她。

我喜欢人真的没有太多原因,也可以说有——看缘分。优秀的人那么多,相似的人也很多,但荆公就是我本命而东坡居士不是,充分说明喜欢这种东西全靠缘分,非常随机——子长除外,在中国古代我真找不到和他同样优秀的太史公了。

至于标题,标题是当时起的,因为我想仿照《报任安书》,但我和太史公的文笔简直就是塑料和美玉的区别!

我...我以前真的好中二😵‍💫

我这写得太差了,太差了,过于不学无术.....再看一遍的时候我自己都不忍目睹.....但是对于太史公,我每次读他著作时除了激动到疯狂拍桌子,再怎么想,都实在是没能力写出来我对他的崇敬。如果哪天我的文笔和学识足以支撑我把那些让我热泪盈眶的东西都准确地描述出来,我一定一定再给太史公进行一次大型表白!

————————————————————

     首先子长的学问太大了,从我的角度完全可以说唐宋八大家加起来全比不过他。《史记》毕竟是他和父亲两人写的,不是后世那些编字典一样的史书。换句话说,他医术、经济、贸易货币、阴阳五行、外族语言、军事、美学设计、筑科学等等等样样精通。

     其次,他有很多堪称帅气的技能。他走遍了祖国的四方,与各种身分的人交流,无论和农民、官员、匠师、商人,他都能交流地很开心,套出了不少“情报”,连刘彻故隐瞒的真相都被他挖出来了(李敢那事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真强啊),很多民间俗语、传说,估计有的还是在各种集市等地人们偶而吐出的金句,都能被他敏镜地捕捉,他那一向拥有化腐行为神奇的能力,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有智慧,生活的智慧,“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否则如果某些人看了他的言论,哈.....子长本来也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年轻时总想建功立业,想成为霍将军一样的人,总为不公平的事愤愤好久,以至于第一篇《伯夷列传》全程骂街:“我不信天!不信命!”,而且总喜欢最后非常“倔”地评论一句,世人皆认为其人.......我偏不这么想。

      而后转折来了,唯一幸运的是,巨大的挫折让坚韧的子长越发强大,由小溪成为了大海。他一向厌恶反人性的事,堪称是孔孟真正的传人——让后世那些“忠君”的儒教人士滚蛋吧!在《韩信卢纶列传》中,他评价韩信,要造反干嘛在天下已定的叶候造反呢,我觉得他有两层意思:一,在天下定的之前反。 二,百姓已经安定下来了,再乱闹腾便是不合时宜,不顾他人死活的了;子长甚至在评论谁南王时“大不敬”地表示,淮南王的造反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春秋后已礼路乐坏,早有许多先例,后人模仿是常态——这让我常常惊叹于他对宇宙最深处秘密、历史演变和人性的精准把握。

      在我眼里,他写历史,是为了让走夜路的人都能平安到远方。【1】他尊重一切人对生命的选择,他知道世界上本不应只有一种或几种的生命形态(后来的子长再也没有以“杀敌报国”为最高目标),因此他带着理解与爱去写他笔下的人物,赞美他们各自选择的路,也因如此,子长具有一种任何人都无法将其击垮的自信——圣人五百年出一个,从孟子到现在刚好五百年年,该轮到我了吧。那是圣贤常有的自觉,比如亚圣有力的自我宣告:当今欲治国平天下者,舍我其谁。这种自信,牢牢建立在了解并坚持自己选择路以及知道自己有怎样精采的才华上。

      子长的文笔无与伦比,尤其是叙事的功底。看过唐宋文选后,我不得不说,韩文公议论文气势恢宏担过于厚重,文忠公淡古朴却少一点蓬发的生命力,苏子瞻清澈有风骨,气势却欠了些。而子长年轻时写得最差的文笔,都堪比唐守八大家之首的墓志铭(韩退之的墓志铭,那可真是一绝)。从文风的角度说,他不仅仅是“颇有奇气”,不厚不薄,淡淡的,文字背后却总有一股贯穿全文的生命力,不厚重,但很稳,而且处处透着茂盛与生机。我想象中他的形象,一直是前期活泼而有灵气,后期沉稳而智慧,眼底里总有一片璀璨浩瀚的星空,盛放着每一个时空的故事。在我心里,子长永远不会苦大愁深,因为无论何时,即使在最浑浊的夜,他也能于心中挂起一轮月亮。



————————————————————

我再捂脸一次,真的写的太差了……还有一篇《光就是从那里来的》,但同样不在我身边,等找到了再放上来。

【1】详细解释于《光就是从那里来的》,找到再说。

发出来的真实原因是我这个合集建半天了,但一篇具体的东西也没发过,我又有强迫症所以~

评论(2)

热度(6)